红外夜视COB(Chip on Board)LED光源,是一种将多个红外LED芯片直接集成封装在基板上的先进技术。通过高密度集成的方式,它能够实现高效的红外照明,在安防监控、智能传感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。以下将从技术原理、性能优势、应用场景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合剖析:
技术原理与核心特点
多芯片集成:把多个红外LED芯片(通常为砷化镓材料)直接固定在陶瓷或金属基板上,整体覆盖荧光胶或透镜,进而形成面光源。与传统SMD LED(单颗独立封装)相比,COB光源的密度更高,单位面积的光功率也更为强劲。
波长范围:红外COB光源的中心波长一般处于830 - 950nm之间,这与CCD/CMOS传感器的感红外范围相契合。其中,850nm波长会出现微弱红暴,而940 - 950nm则能够实现全无红暴,适用于需要隐蔽监控的场景。
光斑均匀性:COB的集成封装方式使得光线分布更加均匀,有效避免了传统LED出现的多重阴影问题。配合二次光学透镜(例如折射/反射结构),能够精准地控制光束角度(10° - 120°),从而适应不同的照射需求。
高效散热:陶瓷基板(如氧化铝)热阻低于8℃,导热效率较高,可将芯片工作温度控制在80 - 90℃,其寿命可达50,000小时以上(光衰<2%/万小时)。
关键应用场景
夜视补光:COB红外光源可为低照度摄像机(≤0.02 Lux)提供均匀的照明,覆盖距离达50 - 100米,适用于道路、仓库等大范围的监控场景。其无红暴特性(940nm)能够增强监控的隐蔽性。
抗环境干扰:恒流驱动电路设计可避免电流波动,再配合金属隔板防止镜头反光,以此确保夜间成像的清晰度。
人因照明:结合双色/五色COB技术,实现红外与可见光波段的协同调光,适配生物节律调节的需求(如健康照明)。
机器视觉:高均匀性面光源适用于工业检测、人脸识别等场景,能够减少图像噪点。
红外夜视COB LED光源凭借高密度集成、均匀光斑、长效稳定的核心优势,已然成为安防监控、智能照明领域的优选技术。其发展聚焦于散热优化、多光谱扩展以及智能控制集成,未来将进一步渗透至医疗探测、车载传感等新兴领域。对于工程选型而言,需根据照射距离、隐蔽性要求(波长选择)以及成本等因素综合权衡模块规格。
下一篇:
上一篇: 红外COB封装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